首页

国产美足在线播放在线

时间:2025-05-22 19:16:02 作者:中荷外长会谈达成六点共识 浏览量:22359

  中新网杭州10月23日电(林波)10月23日,“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静冈特展”在日本静冈正式启幕,共展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和日本静冈、东京艺术大学等80多位中日艺术家创作的100余件艺术作品。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静冈特展”启幕现场。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供图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人文渊源深厚。

  浙江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寻幽探胜、赋诗抒情之地。1000多年前的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名诗人在游历浙江的过程中,写下了2000多篇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筑就了回响千年的唐诗之路。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在视频致辞时表示,参加本次特展的中日艺术家,围绕“山海渡远”主题,用熔铸古今的艺术体裁和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诠释经典诗句的优美韵律、悠远意境和深刻哲理,必将引发中日人民的情感共鸣,促进中日人民的心灵契合,为发展中日友好事业、深化浙静交流合作注入丰沛、持久的正能量。

“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静冈特展”现场。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供图

  浙江省、静冈县1982年结为友好省县,携手开启了相互交流合作的新篇章。40多年来,两地始终保持紧密的合作联系,共同书写着友好合作的佳话。

  据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陆伟利介绍,2020年,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和中国美术学院发起了“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已共同举办三届,特别是2022年11月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三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特展”,续写了中日两国间千年不尽的“唐诗之路”。

  据介绍,该展览围绕“渡”“鉴”“融”三个核心,以国画、油画、书法、版画、青瓷、雕塑、影像等传统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运用,创作并展出传统与当代相呼应的“新唐诗”,不断拓展东方文化内涵外延。展览同时设置浙江历史经典产业专门展陈。

  以“融”为例,其主要是指向共生的理想,文化的和谐共生与情感、理念的交融,期待通过艺术形式的展陈,推动中日文化在交融互鉴中激活新的力量,在共同的文化愿景构建下开启新时代文化交流的更多可能。

  中式审美趣味的传统笔墨、蕴含古朴文物精粹的唐诗题刻拓片、突破传统笔墨纵情肆意的新型书法、山水古画中的元素转换到虚拟世界后的再造影像风景……这些传统创作与当代新兴艺术作品,带来了文化与视觉的双重感受,也是对展览核心的呼应。

展出作品。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展出的展品中有一幅长达16米的唐诗之路诗路地图长卷,其是展览最核心的艺术创作。

  该诗路长卷融诗路文化与地域人文物产于一体,以“唐诗之路上的行走”影像为开启,沿途设置40余件以诗路自然人文为主题的书画创作,带领观众重走唐诗之路现场。地图长卷还在诗路链中镶嵌了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元素,展陈“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影像资料,推动浙江传统地域文化,特别是历史经典产业文化的多元化传播。

  “两国艺术家共绘唐诗之路,绘的是中日深厚的历史人文渊源,绘的是中日文明交流互鉴。”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希望通过静冈特展,助力中日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浙静友城建设新发展,共同讲好浙江与静冈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故事。”

  据悉,该展览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静冈福井事务局与静冈县日中友好协议会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媒体支持,展期为10月23日至29日。(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30秒】尹艳林谈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新引擎

建议为新职业青年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建议把更多灵活就业大学生纳入社保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年人就业创业、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话题受到更多关注。

月圆中秋夜,四特贺佳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那么网络攻击的过程是怎样的?会造成多大的危害呢?我们通过一场网络攻击模拟实验来看看。

此外,2024年珠海引才高校行亦有所升级,除线下到高校现场开展引才活动外,还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利用“珠海职通车”微信小程序、目标高校及周边高校官网、社群等招聘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引才行活动覆盖范围,推出AI面试、AI人才测评、VR云游珠海、直播带岗等多种形式线上活动。(完)

重庆东站枢纽新城核心区正式开工

此外,针对商会、行业协会举办的洽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原则上公职人员不接受宴请,但若活动组织方协助安排或全体人员统一用餐时,公职人员可以一同就餐。

(两会声音)减轻育儿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刘菊娇建言推进托育普惠发展

吕志奎:河湖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一环。从“一潭死水”到碧波荡漾、百鹭齐飞的“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从昔日遗憾消失的“筼筜渔火”到今天更加耀眼的“筼筜夜色”,筼筜湖30多年来接续整治保护,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